【皮膚搔癢 見證人:沈小姐】澄品中醫 中和院區 副院長 周玟安醫師
►見證人:沈小姐(53歲)
►治療週期:2015/07/28~2015/09/19
【患者治療分享】
從民國100年開始,皮膚長了紅色小水泡,像痘痘一樣,一開始以為被蟲咬,但一直未好且範圍越來越大,最嚴重的時後,左腳有18顆右腳有12顆,故至西醫檢查。
西醫一開始誤判為服消炎藥所引起皮膚疾病,但本人於這期間無服任何藥物,之後持續追蹤並做切片檢查,西醫診斷為「多囊性紅斑」,開類固醇藥物‧‧‧
經過四年反覆的西醫治療,都未好轉,非常困擾我的生活。
恰巧孫女在澄品中醫治療皮膚疾病,有不錯的療效,故推薦我也來試試看,一開始半信半疑,覺得西醫治療多年都看不好,中醫真的有用嗎?
但為了解決皮膚問題決定試試看,來澄品中醫是104年7月28日第一次看診。
醫師開了一周的中藥粉及水藥服,想不到服一周就有感覺到改善,所以接下來都按時回診給周醫師治療,一直到9月,紅腫水泡都退去了,這兩個月中,醫師共開了三次的中藥水藥包調理,最重要的是水藥包,效果真的很顯著!!(雖然很苦,邊喝邊罵醫師‧‧‧)
醫師建議我不可以亂補,且甜的要忌口,我發現如果沒有聽醫師話,好的就沒有那麼快,如果有配合醫師醫囑,皮膚狀況就會好轉很快。
皮膚疾病導致的身體不適感、水腫,體重突標達53Kg,經過周醫師調理,體重降了3kg,變50kg!
身體變輕了很多,免疫力也變好,不但解決了我的皮膚問題,整個人也變得更神清氣爽、健康!!
這裡我要謝謝周玟安醫師,特別感謝他非常有耐心聽我的病情變化,非常關心、貼心的傾聽我、幫助我,這點我覺得非常重要,謝謝醫師不厭其煩傾聽給予幫忙,感謝周醫師!
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
【醫師治療分享】
患者初診時四肢有多處紅疹、搔癢,且以下肢為甚。告知西醫確診為多囊性紅斑,至今服用和外敷類固醇類藥物4年以上。
以西醫持續開立類固醇類藥物,應當是以消炎為治療的主軸,但因為病情並未好轉,所以一開始周醫師決定換個角度思考,姑且不論是何種皮膚病,而以患者的體質和皮膚所表現出來的症狀來做治療的依據。
患者初診時除了皮膚病以外的主訴為反覆性的感冒、咽痰、耳鳴、胃脹胃酸和便軟稀。
以中醫的角度來論,這是一種表裡失調。表指的是外感未解,裡指的是腸胃失和。再藉由診其脈、望其形也確診如此。
初步用方為香蘇散加金銀花、苦參根、赤芍等藥物,方義即為表裡兩解再配合症狀用藥。
再告知患者暫時停用類固醇類藥物,以觀察疾病的變化。
第二次回診時,疹點很明顯的散開變大了,說真的看起來是變得更嚴重。若非事先告知患者,我想大部分的患者會以為這是碰到庸醫誤治了,但其實這是一種皮膚的好轉反應。
中醫治病講求疏導,簡單的說就是讓病邪有出口,讓身體有宣通的管道。周醫師常告訴患者,大禹治水如此、孩童教育如此,壓制的方法通常都只是下下策,那都是萬不得已才用的方法。人體就像是一個小的自然環境,要做的是讓身體循環順暢,而非過度壓制,如同牆壁長壁癌,不是上油漆看不到就是好的,而是應當找到病因診治才可一勞永逸。
第二次患者的主述和脈象上,表症不明顯,治療上的主軸改成純裡治療。用方為五淋散和八正散合方,用方之意為活血通竅、寧清勿補。簡單的說就是順勢而為,疾病若從表解通常是發汗,若從裡解就是通其大小便二竅,讓身體的濕熱毒從二便而出。
第三次回診時斑疹以漸散,紅斑由中心向外淡化,這是一種漸好的症狀。患者的主訴偶有咽喉不利、體燥熱等症。用方為柴胡清肝湯加減,以活血、解表為治療的主軸,以加強紅斑的退散。
治療到此,其實疾病以獲得控制且改善。4~6次的治療就是看症狀和脈象差異做適度調整而已。治療的主軸以表裡、臟腑、虛實寒熱來做處方依據。中醫治病法無定法、方無定方,只要抓住了病因、症狀、體質,方向對了什麼都可以治療。
這患者到第6次回診時已近痊癒,療效之快也出乎意料之外。因為皮膚病在治療當中最常出現的就是反彈,明明快到了終點,症狀又再重複出現。如原本的斑疹已消,在它的周圍又再出現新的疹點,一而再、再而三,有時連醫師的我都會有些疲累,何況當事者的患者。總之,這是一個不錯的案例分享,給同道和大家一個參考。
更多的皮膚治療分享
►濕疹 風濕 搔癢難耐
►風寒性蕁麻疹 遇風吹紅癢加劇
►麻辣鍋下肚 當心牛皮癬反覆發作
►脂漏性皮膚炎
以上為真人體驗分享,案例依個人體質及需求而異不保證預期達成效果,請配合醫師指示進行療程。
本文僅供學術參考和交流,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,謝謝!
►治療週期:2015/07/28~2015/09/19
【患者治療分享】
從民國100年開始,皮膚長了紅色小水泡,像痘痘一樣,一開始以為被蟲咬,但一直未好且範圍越來越大,最嚴重的時後,左腳有18顆右腳有12顆,故至西醫檢查。
西醫一開始誤判為服消炎藥所引起皮膚疾病,但本人於這期間無服任何藥物,之後持續追蹤並做切片檢查,西醫診斷為「多囊性紅斑」,開類固醇藥物‧‧‧
經過四年反覆的西醫治療,都未好轉,非常困擾我的生活。
恰巧孫女在澄品中醫治療皮膚疾病,有不錯的療效,故推薦我也來試試看,一開始半信半疑,覺得西醫治療多年都看不好,中醫真的有用嗎?
但為了解決皮膚問題決定試試看,來澄品中醫是104年7月28日第一次看診。
醫師開了一周的中藥粉及水藥服,想不到服一周就有感覺到改善,所以接下來都按時回診給周醫師治療,一直到9月,紅腫水泡都退去了,這兩個月中,醫師共開了三次的中藥水藥包調理,最重要的是水藥包,效果真的很顯著!!(雖然很苦,邊喝邊罵醫師‧‧‧)
醫師建議我不可以亂補,且甜的要忌口,我發現如果沒有聽醫師話,好的就沒有那麼快,如果有配合醫師醫囑,皮膚狀況就會好轉很快。
皮膚疾病導致的身體不適感、水腫,體重突標達53Kg,經過周醫師調理,體重降了3kg,變50kg!
身體變輕了很多,免疫力也變好,不但解決了我的皮膚問題,整個人也變得更神清氣爽、健康!!
這裡我要謝謝周玟安醫師,特別感謝他非常有耐心聽我的病情變化,非常關心、貼心的傾聽我、幫助我,這點我覺得非常重要,謝謝醫師不厭其煩傾聽給予幫忙,感謝周醫師!
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
【醫師治療分享】
患者初診時四肢有多處紅疹、搔癢,且以下肢為甚。告知西醫確診為多囊性紅斑,至今服用和外敷類固醇類藥物4年以上。
以西醫持續開立類固醇類藥物,應當是以消炎為治療的主軸,但因為病情並未好轉,所以一開始周醫師決定換個角度思考,姑且不論是何種皮膚病,而以患者的體質和皮膚所表現出來的症狀來做治療的依據。
患者初診時除了皮膚病以外的主訴為反覆性的感冒、咽痰、耳鳴、胃脹胃酸和便軟稀。
以中醫的角度來論,這是一種表裡失調。表指的是外感未解,裡指的是腸胃失和。再藉由診其脈、望其形也確診如此。
初步用方為香蘇散加金銀花、苦參根、赤芍等藥物,方義即為表裡兩解再配合症狀用藥。
再告知患者暫時停用類固醇類藥物,以觀察疾病的變化。
第二次回診時,疹點很明顯的散開變大了,說真的看起來是變得更嚴重。若非事先告知患者,我想大部分的患者會以為這是碰到庸醫誤治了,但其實這是一種皮膚的好轉反應。
中醫治病講求疏導,簡單的說就是讓病邪有出口,讓身體有宣通的管道。周醫師常告訴患者,大禹治水如此、孩童教育如此,壓制的方法通常都只是下下策,那都是萬不得已才用的方法。人體就像是一個小的自然環境,要做的是讓身體循環順暢,而非過度壓制,如同牆壁長壁癌,不是上油漆看不到就是好的,而是應當找到病因診治才可一勞永逸。
第二次患者的主述和脈象上,表症不明顯,治療上的主軸改成純裡治療。用方為五淋散和八正散合方,用方之意為活血通竅、寧清勿補。簡單的說就是順勢而為,疾病若從表解通常是發汗,若從裡解就是通其大小便二竅,讓身體的濕熱毒從二便而出。
第三次回診時斑疹以漸散,紅斑由中心向外淡化,這是一種漸好的症狀。患者的主訴偶有咽喉不利、體燥熱等症。用方為柴胡清肝湯加減,以活血、解表為治療的主軸,以加強紅斑的退散。
治療到此,其實疾病以獲得控制且改善。4~6次的治療就是看症狀和脈象差異做適度調整而已。治療的主軸以表裡、臟腑、虛實寒熱來做處方依據。中醫治病法無定法、方無定方,只要抓住了病因、症狀、體質,方向對了什麼都可以治療。
這患者到第6次回診時已近痊癒,療效之快也出乎意料之外。因為皮膚病在治療當中最常出現的就是反彈,明明快到了終點,症狀又再重複出現。如原本的斑疹已消,在它的周圍又再出現新的疹點,一而再、再而三,有時連醫師的我都會有些疲累,何況當事者的患者。總之,這是一個不錯的案例分享,給同道和大家一個參考。
更多的皮膚治療分享
►濕疹 風濕 搔癢難耐
►風寒性蕁麻疹 遇風吹紅癢加劇
►麻辣鍋下肚 當心牛皮癬反覆發作
►脂漏性皮膚炎
以上為真人體驗分享,案例依個人體質及需求而異不保證預期達成效果,請配合醫師指示進行療程。
本文僅供學術參考和交流,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,謝謝!
聯絡資訊
相關案例分享
-
【慢性支氣管炎】案例分享|澄品中醫 副院長 周玟安 醫師 Posted 2024-11-22
-
【落髮:鬼剃頭】案例分享|澄品中醫 陳詩潔 醫師 Posted 2024-11-21
-
【子宮腺肌症】案例分享|澄品中醫 院長劉筱薇 醫師 Posted 2024-11-21
-
【落髮(陳詩潔醫師) 見證人:邱先生】澄品中醫 中和院區 陳詩潔醫師 Posted 2021-07-23
-
【乾癬 見證人:陳小姐】澄品醫師群 Posted 2020-10-26
-
【蕁麻疹 見證人:張小姐】澄品中醫 中和院區 陳詩潔醫師 Posted 2019-11-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