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科醫療Features

>Features

【營造“不上妝,健康紅潤好氣色”?】

營造“不上妝,健康紅潤好氣色”?

在現今社會,美魔女滿街跑的時代裡,由裡美到外,營造紅潤氣色、精力充沛是妳我努力的終極方針,趕緊來檢視您的健康是否有亮紅燈的危機呢?

 最近是否有出現經常性落髮、頭髮乾燥、發白?
 口唇舌色呈現蒼白無血色,皮膚泛黃枯燥沒光澤?
做事提不起勁,感覺懶洋洋?
 經常忘東忘西,記憶力減退,或是注意力不集中?
 莫名的心悸或氣喘或是心跳加速?
 常出現頭暈,嚴重時甚至會昏厥?
 手足發麻發冷?
 翻開下眼瞼呈現白色?
 指甲前端向外彎曲,甲面失去光澤、變薄、斷裂,甲面泛白?
 月經經色較淡、量少、色咖啡、或淋漓不盡?

以上您若回答"三個YES以上",那麼就已經符合中醫學上的“血虛”,建議您趕緊抽空做血液常規檢查唷!
-1
一般來說,男性紅血球細胞濃度低於410萬個/ul、女性低於380萬個/ul,男性血紅素濃度低於14 g/dl,或女性血紅素濃度低於12 g/dl,就符合貧血的條件!紅血球中含鐵蛋白太少,血液攜氧量不足,身體組織容易產生缺氧、呼吸困難、頭昏眼花、臉色蒼白、指甲灰白、疲倦無力等症狀,而且身體容易因代償作用產生心跳加快、喘氣不適。

貧血與血紅素缺鐵有關,缺鐵性貧血的高危險群,包括
1.血液流失:如女性經血過多、痔瘡出血、消化性潰瘍、惡性腫瘤等。
2.鐵攝取量不足或吸收不良:如食物中含鐵質不足、長期腹瀉或小腸疾病。
3.鐵質的需求量增加:如嬰兒期、青春期、懷孕及哺乳期,因血液量增加導致鐵需要量增加,若補充不足則容易導致貧血。

貧血在中醫屬於“血虛”的範疇,營血不足證或血液虧虛證,為體內血液不足、肢體臟腑百脈失去濡養,出現全身多種衰弱證候。中醫理論強調“氣血同源”、“脾胃為後天之本,氣血生化之源”,調理宜從補血、補氣、健脾胃著手。氣血的生成,是靠營養物質的攝入,以及脾胃的運化功能。脾胃虛不能生化氣血,導致氣血兩虛。中醫治病求其本:先找出貧血的原因、再佐以健脾胃、補氣血的中藥調治。


★中醫診斷則以望聞問切為原則:
1. 望-望氣色,如:臉色晄白、頭髮脫落、兩眼無神、下眼瞼白、脣色、舌色、指甲色皆無血色、指甲容易脆裂。
2. 聞-聽聲音,如:出現喘息聲、心悸、語聲低微。
3. 問-女問經期、男問痔瘡。如:女子月經量的多寡、經色暗淺、頭暈疲倦否、手足冰冷、健忘失眠、習慣性便秘或痔瘡大量出血。
4. 切-候脈象是否沈微、沈細或沈澀無力。

★分享日常保健,中醫常養氣血法?
(1)茶飲、藥膳~(以下劑量為一人份份量)
補氣血茶飲:500c.c熱水悶泡5-10分鐘立即可飲用。
(組成:東洋參3錢(大約10片左右)、阿膠3錢、桂圓10枚)
補氣血藥膳:黃耆當歸補血湯燉鱸魚
(組成:黃耆8錢~10錢、當歸2錢、枸杞子3錢)

f152ead20bcfb3aa8c6c2c6d4d537f9a
(2)按摩穴位~(兩手微搓熱,各穴重按輕揉10-15下,一日3次)
✪腹部穴道:氣海穴(臍下1.5吋)、關元穴(臍下3吋)
✪足部穴道:足三里(外膝眼下3吋)、三陰交(內踝上3吋)


★如何吃不貧血,平日飲食小叮嚀~
1. 飲食攝取要均衡多樣。
2. 補充富含鐵質的食物:動物性來源比植物性來源的吸收較好。
    動物性來源,如:肝臟、牡蠣、蛋黃、牛肉、豬肉、雞、魚。
    植物性來源的有:葡萄、馬鈴薯、胡蘿蔔、南瓜、綠葉蔬菜及穀類。
3. 維他命C可幫助植物性鐵的吸收率大大提升。
4. 茶、咖啡、牛奶會阻礙鐵質的吸收。
5. 空腹補充鐵,吸收效果較佳。但要小心胃腸道副作用。
6. 盡量避免與鈣質一起補充,因鈣會使鐵的吸收率下降。

e51e13b65b1377101fae03bb4b81460a

本文僅供學術參考和交流,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,謝謝!

澄品中醫
服務專線 02-22462256
地址:新北市中和區泰和街2號
gotop